新硅谷,新名片丨 打造城市全新产业地标
新硅谷发布 丨 2021年5月18日
“摩天工厂”
通常又被称为“工业上楼”,通俗地说就是高层的厂房,就是把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检测、营销活动搬到楼上,可使得工业生产的多个环节摆脱空间局限,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让存量土地实现倍增效益,构建“都市型工业”的全新业态。
工业上楼
可以解决产业发展的三大痛点:
一是解决企业无处扩产,被迫外迁的问题;
二是解决产业集聚度低,不易形成专业化园区的问题;
三是解决企业总部办公与制造场地分离,增加成本和管理难度的问题。

01
工业上楼与时代发展共进
产业发展,载体先行。随着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升级的多年发展,产业空间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城市营商环境、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当前,广东已明确今后将逐年减少珠三角城市新增用地指标,东莞将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助推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中抢占先机。
东莞正处于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关键时期,在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构建“都市型工业”新业态的发展背景下,“拓空间”是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首要任务,工业用地存量土地再开发已成为东莞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向存量要空间,向天空要空间,“工业上楼”提速,逐步成为东莞新建产业园的“标配”。
工业上楼和高层住宅一样,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站在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下,新硅谷集团产业项目均按照“工业上楼”的形式进行开发建设,致力打造现代化的“摩天工厂”集群,帮助企业发展“一路向上”。

02
空间高度与形象高度“齐飞”
人们认识一个城市一般都是从建筑开始的,建筑是一座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如果说城市的建筑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工业建筑则代表城市产业的形象。
对企业来说,工业建筑最直接反映品牌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和精神风貌,是品牌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实力的重要窗口,对于强化品牌知名度和信赖度,提高营销效率有更直接的影响。

对城市而言,工业建筑美学对城市形象的贡献度越来越高,承担了城市名片的新功能,宜居宜业宜游的产业园区势必成为城市板块中极具特色的“副中心”,也成为了城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重要条件,创造着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人而言,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增强市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加人们回乡建设的热情,从而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而良好的工业建筑形象能够极大的提升工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工人们体会到家的舒适。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建筑则凝聚着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所以城市建筑形象要把目光放长远,不仅要顾及现在的发展需求,更要看到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之后的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建筑几经换新,与此同时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日益提高,大家渐渐注意到,一些传统工业建筑形象已经拖了城市形象提升的后腿,使城市的整体形象出现一种新旧割裂的局面。

工业建筑设计美学来承载着工业城市的形象和品味,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也是依赖品牌形象,而工厂形象又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良好的工业建筑从城市面貌和企业品牌上都是“刚需”。如何让城市工厂以一种更具竞争力的面貌、更具吸引力的姿态融入城市的发展,树立工业品牌形象乃至城市形象,是新硅谷产业集团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在产城融合的驱动下,新硅谷站在赋能企业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人才落户的高度,以领先的工业审美建设 “高大上”的智能化工业建筑群,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工业建筑“土、旧”的看法,打造能成为城市产业名片的标杆产业园区。



“美貌与智慧并存”,高颜值园区推动企业高阶跃升,智慧园区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03
高颜值产业大厦
抢占产业地标“智”高点
“上楼”前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对客户的导入方面,因为产业集聚,同时将工业集中到一起有利于资源共享,高大上的全新厂房形象也极大地增加了客户和投资者对企业实力的信心,这是大多数企业家对“工业上楼”最大的感受。
在“工业上楼”的探索中,新硅谷还看到一个园区业态的变化,正是业态的改变为“工业上楼”的推行提供了可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产业园区的目标产业,它们对于生产设备较传统产业,有“轻型”生产的特点,也就是轻加工、环保型、低能耗。
在东莞水乡片区和东部产业园片区,新硅谷集团在以生物医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布局有两大市重大项目。
水乡片区道滘镇“摩尔顿·未来岛”(摩尔顿产业园)已于今年正式开放,是同期市重大项目中水乡片区率先建成投用的以赋能智能智造企业工业上楼的为目的首个产业园项目。
东部产业园片区东坑镇的“新硅谷4.0科技园”一期即将封顶,招商工作与项目二期定制洽谈正同步进行,是东部产业园在赋能松山湖高新区智能智造产业的重点示范园区。
两大健康智慧综合体,均集智能制造厂房、研发办公空间、独栋企业总部和园区展示中心等于一体,现已成功吸引多家优质高科技企业,引入了大健康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和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
湿地公园里的企业总部
“摩尔顿·未来岛”(摩尔顿产业园)是作为水乡片区最早工业上楼的尝鲜者与践行者之一。“摩尔顿产业园”门前就是800亩湿地公园,行走在公园式的园区间,看不到传统的大片厂房,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达60米高的工业大厦、产业大厦,甚至还有一栋150米的高层生活配套。在周边低矮的工业厂房中格外引人注目。是一座“生产、生活、生态”完美融合的示范性现代产业新型园区。
在这里企业的生产、设计、研发都可以在园区完成,在这里员工拥有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片翠绿和蓝天,还有一份难得的惬意。
赋能松湖的摩天工厂
位于东坑镇的“新硅谷4.0科技园”,项目以贵丰联盟药业龙头牵引,融合新硅谷产业运营(盛茂运营)强强联合,产生“乘数效应”,必将吸引越来越多全国各地大健康领域智能制造企业来访和进驻。

新硅谷4.0科技园,傍环境优美的松山湖畔,项目遵循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理念,以集约为前提,以产业为核心,以赋能为保障,以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是东莞市2020年重大项目和镇内领先的新型产业载体。
园区规划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0亿元。是新硅谷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松山湖功能区联动发展的重要依托,将打造成高标准数字化工业大厦和高规格的产业转型示范性园区。这一聚焦生命健康科技的“工业上楼”项目,在以往成熟经验积淀的基础上升级迭代,或有望再次成为产业园区“网红”爆款。

目前项目首期4栋智能“摩天工厂”将于今年下半年封顶,二期项目即将启动,企业独栋正开放定制中。
新硅谷4.0科技园一期4栋“摩天工厂”是专门针对智能制造企业工业上楼的标准设计建造的,立面设计合理考虑空调机位并进行遮蔽处理,遵循适用美观的原则,体现现代化、国际化、等设计理念等,大面积幕墙革新了东坑镇现有现有产业园区高层厂房的建筑设计风格。

室内空间可自由分割,柱间距最高达12米,一到五层层高6米,五层以上层高4.5米,一楼承重1500kg/㎡,二到三层承重1000kg/㎡,四到八层承重750kg/㎡,九到十一层承重500kg/㎡,每栋大厦内配备客梯、货梯共5台,其中货梯载重可达8t,并设置了吊装平台、卸货平台、大型货物中转平台、物流中转仓库等,能满足绝大部分智能制造企业的“工业上楼”要求。

目前意向入驻企业已达50多家,以医药研发生产、智能医疗装备制造、医用耗材生产制造、生命健康科技与服务、电子信息服务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主,未来园区企业将覆盖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有望实现生命健康与人工智能集群式发展的现代产业生态。目前招商团队正对意向客户进行审核筛选。
为吸引优质企业及高端人才,新硅谷4.0科技园还规划打造相应的配套设施,包括一站式服务中心、上千平方米的智能餐厅等。同时,新硅谷组建专门的景观设计团队,着力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区域内领先园区景观,让企业可以在花园式的工业制造环境中,给予企业员工精致的活动空间,提升企业文化。让都市白领落户扎根,让蓝领在工作、生活环境上逐步向白领看齐。

为了让企业聚集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应,新硅谷产业集团已借助惠州产业项目“哈工智谷”携手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及大湾区内多个重点科研院校,整合各类产学研优势资源,从“集聚共享”到“创新支撑”,共担企业创业风险,助力研发成本转移,通过产学研结合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04
刷新园区新形象
为城市递工业“新城”名片
作为“工业上楼引领者”,除上述东莞市两大在建/在运营项目,新硅谷集团在临深片区、水乡功能区两大东莞重点片区和惠州市还布局了3个产业园项目,总占地面积超过1200亩,预计可容纳企业达1万家左右。
未来,新硅谷“工业上楼”将继续以产业空间要素高效供给、提质增效,有力助推东莞对新动能的核心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打造城市产业升级新形象,激发“乘数效应”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